为深入贯彻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切实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水平,10月18日,学校举办实验室安全与大型仪器共享工作培训会及实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营。各单位实验室安全分管领导、管理人员、大型仪器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一级/二级实验室师生代表及学校督导组专家等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会,韦革宏副校长出席本次培训并致辞。
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提升仪器共享效能
上午9时,实验室安全与大型仪器共享工作培训会在国际交流中心104报告厅举行。本次培训会邀请多位国内实验室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专题培训。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分管安全副处长艾德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中心副主任彭华松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王海洁部长分别受邀主讲。艾德生教授深度解读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等重要文件的核心要义,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为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彭华松教授结合生物安全领域的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标准、风险防控要点及应急处理流程,为我校相关领域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针对性指导;王海洁部长则聚焦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管理与大型仪器共享相关制度,系统介绍了哈工大在实验室安全分级管理、大型仪器采购与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实践经验,为我校优化实验室管理制度、提升大型仪器共享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双主题赋能,兼顾学术写作与队伍建设
下午3时,实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营在国际交流中心210会议室举办。本场训练营特邀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实验技术与管理》副主编彭远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常务副主编彭华松进行实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彭远红从实验学术论文的选题、结构搭建、数据呈现,到摘要撰写、参考文献规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讲解,并结合期刊投稿中的常见问题,给出了针对性修改建议;彭华松围绕“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作专题报告,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技术队伍面临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能力短板、发展路径不清晰等问题。

本次活动通过“培训会+训练营”的形式,既强化了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大型仪器共享的工作基础,又为实验技术人员搭建了提升实验论文写作能力的学习平台,对推动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提升大型仪器共享效率及实验技术论文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校将持续聚焦实验室管理的关键领域,定期举办此类专业培训与交流活动,为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