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20日,在学校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与大家一起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为期5天的实验室安全和大型设备共享专题研修培训,收获颇丰。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思想引领明方向 通过上海交通大学赵文华教授主讲的《深学笃行,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建的重要思想》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引领作用。作为实验室管理者,以及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把安全红线意识与设备共享效能提升,作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
二、管理创新双驱动 上海交通大学彭华松教授主讲的《AI+HI驱动高校实验技术研究与管理探索》课程展示的AI智能助力实验室管理的成效,实验室智慧化管理案例等,为我院老旧设备改造,提升管理效率提供了新思路。李鲍教授主讲的《AI赋能“交我学”》课程使我明白了AI与HI的区别,并尝试了新的扣子APP简单搭建智能体的过程,将对我们今后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以及实验室准入测试提供有效的技能支持案例。
三、实验隐患早排查 华东理工大学的蓝闵波教授主讲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的常见问题》课程,让我系统学习了安全隐患排查重点与应对方法,充分认识到安全是实验室运行的红线。对照常见问题也梳理出我院涉及 4 类高频问题:危化品存储、气体钢瓶固定、应急喷淋维护、新购设备的安置及配套设施改造等。
四、仪器共享成效高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霞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罗音老师主讲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以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让我明白集约化管理、专业化发展能提升仪器使用效率,促进科研资源充分利用;同时完善的人事制度与激励机制也能够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五、人文关怀促效能 上海商学院的朱明教授主讲的《沟通激励与心态管理》课程,通过朱教授的个人人生经历以及半杯水原理,让我深刻领悟到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积极的心态与积极的暗示对自己、亲人、朋友以及同事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当我们学会欣赏和赞扬别人,能够从利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那我们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强大的团队凝聚力,而这也是事业和生活成功的基础,这更是实验室管理中应该具备的人际关系技巧。
总之,特别感谢学校为我们精心筹备的此次培训,其内容丰富且实用,为我的后续园林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推动设备共享,为园林实验室管理提质增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