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

【清华大学培训感悟】(23)马翠翠: 《实验室安全与仪器共享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年专题研修班总结》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12  浏览次数:

本次为期五天的研修班涵盖了实验室安全基础、仪器共享、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等多个主题,既有理论授课也有现场教学,使我对实验室管理及其安全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修内容

此次研修班中,艾德生老师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的课程让我印象深刻,他通过多个真实案例,尤其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事故,深刻阐述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及其管理的紧迫性,强调了三级培训的重要性。刘瑞老师的课程详细解读了国务院70号文,通过介绍政策要求、国家举措和成效,凸显了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必要性,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开放共享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提高科研效率。郭红宇老师的授课内容聚焦于实验室特别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识别和管控,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明确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提升了我的风险意识。李志民老师则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实验室管理的要求,使我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研修感受

此次研修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现场参观和交流讨论。通过这次研修,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而现场教学和实地参观则让理论得以实践和验证。特别是参观清华大学iCenter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让我看到了先进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安全措施。

2.      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 通过各位老师的讲授和案例分析,我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验室安全不仅关系到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每一位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3.      开放共享的创新理念 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

三、研修启发与感悟

1.      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系统化 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制定规章制度,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教育培训、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仪器共享需要制度保障 要实现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需要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包括建立共享平台、制定共享标准、规范收费标准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3.      风险管理需贯穿始终 实验室工作中,风险无处不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应对突发事件,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预防为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四、应用研修成果和新的计划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此次研修的成果:

1.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艾德生老师的建议,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每一位实验人员都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推进仪器共享平台建设 学习刘瑞老师的经验,推动我校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建立在线共享平台,制定共享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享科研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根据郭红宇老师的讲授,建立实验室风险管理体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加强实验人员的应急演练和培训,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4.      推动实验室技术创新 借鉴李志民老师的新质生产力理念,推动实验室技术创新,提升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实验室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实验室的科研产出和社会服务能力。

此次研修班不仅让我学习到了丰富的实验室管理和安全知识,更让我认识到了实验室安全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我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