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实验室安全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学校举办了2024年实验技术及实验室安全业务能力提升专题研修培训班,五天的培训,我们认真聆听了九位专家精彩的报告,从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危化品的识别与管控、大仪开放共享新模式,到国家文件政策解读、资质认定、单位管理、论文撰写及经典案例分析,内容丰富,收获颇丰,感受深刻。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 提升理论知识
1.艾德生教授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从实验室安全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要点解读、安全工作要点、基层责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使我对实验室安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文化就是习惯”这句话深入我心,在指出实验室安全工作痛点的同时也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2.郭红宇副教授的《实验室特别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识别和管控措施》利用多起事故案例分析统计说明了在实验室安全事故中试剂的使用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规范使用化学试剂能够有效的避免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不仅对管控类危化品需要高度重视,一般危化品因使用量较大、危险性容易被忽略,更应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规范使用
3.张金教授的《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管理方向论文的撰写与组织》中学习到,学术贡献是论文被遴选的首要因素,也是决定论文能否被录用的关键,要以问题为导向。创造性是论文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其证明和凝练十分重要。
二、 开拓思想眼界
除了课堂教学,此次培训还开设了现场教学,观摩实践内化,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iCenter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通过对国内顶尖大学及研究院实验室的参观,我不仅开拓了眼界、领略到清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这也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思路。
三、 反思工作问题
在本次培训中,关于实验室安全,多为专家提到了要想管好实验室安全,“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这不仅指的是管理者,还有实验人员,要想在“人”这一环节不出问题,“安全意识”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对于安全教育是缺失的、断层的、浮于表面的,这也是导致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事故发生后的隐瞒、大事化小的处理方式,也没有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反而使绝大部分师生认为实验室安全事故属于极小概率事件,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更加忽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从这次的学习当中,让我更加意识到了“安全工作,教育先行”的重要意义。怎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怎么将安全文化渗透到实验室的日程工作中、怎么让实验室安全教育入心入脑、怎么让实验人员主动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思考的。
最后,感谢清华大学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感谢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为我们精心组织的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今后还有更多的机会能与国内优秀的专家交流学习,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及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