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精心组织的“2024年实验室安全和大型仪器共享专题研修班”中,我经历了一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之旅。以下是我对此次研修学习的思考总结。
一、知识框架的构建与基础理论的夯实
本次研修班的理论讲授内容丰富且系统,为我构建起了坚实的知识框架。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我深入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艾德生老师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例与严谨的数据分析,让我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关乎整个科研团队乃至社会安全的大事。张金教授的“实验室工作研究及论文撰写”课程,则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在科研论文写作方面茅塞顿开,让我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创新性和时效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落实国务院 70 号文,推进仪器开放共享”等课程,让我清晰地把握了国家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方面的政策导向和具体举措,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这些课程的学习还让我深刻意识到实验室安全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让我更加明确自身在未来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
二、前沿技术的接触与直观体验的获取
现场教学和参观学习是本次研修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实地探访清华大学分析中心、iCenter 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让我有机会亲身感受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管理流程,亲眼目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际成效。
在清华大学分析中心的参观过程中,那些高精尖仪器设备的精准运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切实了解到它们在科研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的参观中,我深入了解了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式及开发利用价值,拓宽了自己的科研视野。
三、精神的洗礼与爱国情怀的升华
在研修过程中,通过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聆听详细的介绍讲解,我深入了解了清华大学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从清华大学创立初期的艰难起步,到在国内外科技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一历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让我的爱国情怀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团队协作的增强与携手共进的力量
小组活动是本次研修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团队建设、风采展示以及行动学习工作坊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我们不仅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显著提升了协作能力,共同战胜了众多的任务与挑战。
在拍摄团队创意合影、制作创意海报、小组研讨等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紧密合作,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和独特魅力。这次团队协作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只有积极与他人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才能取得更加出色的成果,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行动学习工作坊中,我们针对安全管理、技术队伍的考核晋升及内在工作动力、设备共享及服务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组讨论。通过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我们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五、取长补短,为我校实验室管理建言献策
结合我校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研修,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构建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库,提升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水平
天津大学的郭红宇教授授课方式独特,轻理论讲解重案例分析,深受大家好评,值得我们借鉴。建议学校全面梳理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按照不同的事故类型构建“实验室安全案例库”,作为各学院开展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素材,提升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水平。
(二)改善实验室环境,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在研修学习的教学视频中,一名女生在拥挤的实验室遭遇火灾却无法有效自救的场景让我深受触动。我校部分科研实验室也存在环境拥挤、过道狭窄、逃生自救困难等问题。因此,建议学校优化实验室资源的分配与布局,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同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的除湿和防漏水措施让我印象深刻,建议学校加强对精密仪器室雨季的除湿管理工作,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本次研修所学所悟切实运用到实验室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