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的专题研修培训,内容丰富,感受深刻,受益匪浅。
我认真聆听了9位老师的精彩报告,从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危化品的风险识别与管控措施、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新模式,到国家文件政策解读、实验室资质认定、二级单位管理措施、实验类论文撰写及经典案例分析,我深感实验室安全重要性,实验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实验技术人员,应时刻警钟长鸣,建立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理念。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感受了清华大学这所百年名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学习了先进的学生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和高精尖设备的管理方式,认识了国家菌种资源库的建立对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性。
本次学习让我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高校实验室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安全管理
从我校目前的实验室管理来说,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即学校很重视,学院重视程度不一,而导师不上心,学生不配合。我校的教学实验室和平台实验室因有专业的实验师安全管理人员,所以其安全隐患较小,而科研实验室因缺乏管理才是最大的隐患。本次培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艾德生和郭红宇教授提出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就是习惯”,点明了要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是关键。所以,建议学校应深入加强分管实验室安全的院级领导、导师和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培训,建立实验室安全文化,而不是浅层次的。
2. 技术队伍的考核晋升及内在工作动力
我校一直存在实验技术队伍人员缺乏、晋升考核制度不合理、激励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工作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实验工作做的好与坏,全靠实验技术人员的良心。有时有些优质资源和机会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大部分技术人员仅仅是一个体力劳动者,没有上升通道。建议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考核按需分类考核,畅通激励机制,打通人员晋升通道,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增强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敬业负责的工作理念。
3.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维修保养
本人主要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与运行。这次培训听了刘瑞老师对国务院70号文(国发[2014]70号)《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的解读,以及白亮老师的“高校仪器设备资源社会化服务创新新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分享的开放共享新模式、新思路,使我深受启发。由于我校的地理位置的局限性,接收外界高校的测试服务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尝试与杨凌周边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一些优惠政策,打通合作渠道。
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维修难、耗材贵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与周边高校成立维修保养联盟,与公司协商耗材集中采购,降低成本。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件件鲜活的实验事故案例,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重大,反思自己之前在工作中存在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懈怠的问题,今后我一定好好改正,严把安全关,不能懈怠。具体措施就是(1)定期排查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防微杜渐;(2)制定更加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并制作成小视频;(3)先自己学习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制定更加详细的应急预案,再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培训,形成实验室安全文化。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防范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