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参与2025年我校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和大型设备共享专题研修培训,我深感荣幸之至。此次培训犹如一座知识宝库,内容涵盖高校党建工作、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体系、大型设备共享平台运维等多个维度,每一堂课都是奋战在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的老师们,用无数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沉淀凝结而成的宝贵财富。培训中,各位老师教学风格各具特色,有的严谨细致;有的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但无一例外,他们对工作的敬业态度都令人动容。从精心打磨的课件,到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长期扎根实践、潜心钻研的执着,而那些出色的工作成果,正是他们专业深耕与匠心坚守的有力见证。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老师的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报告,我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强调“党建+内涵”模式,提出将党的建设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中心工作,通过“1+3+X”机制强化党的领导,这体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思路。例如,“政治思想引领工程”将党建与人才培养结合,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彰显了“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的精神内核,让我体会到高校党建不仅是制度建设,更是价值观的塑造。此外,将精神品格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社会服务及校园文化中,展现了党建工作的多元化路径。这些举措通过文化传承与实践结合,既赓续红色血脉,又激发师生使命感。同时,强调“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依托区位优势和学科交叉优势推动发展,让我意识到高校党建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组主任蓝闽波老师在讲座中,系统讲解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痛点、安全检查体系、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响应机制,还分享了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思考。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光有规范制度和技术标准还不够,关键在于把这些要求切实落实到日常管理和实验操作中。作为3个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我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必须做到细致入微。安全无小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学校每两周开展一次安全检查,确实很有必要,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今后建议多组织实验室安全与应急知识讲座,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严格进行安全操作考核,并常态化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全方位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
上海交大李霞老师与华东师范大学罗音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院)大型仪器集约化管理经验。李霞老师介绍了大仪共享的必要性,解读了大仪的考核细节,还介绍了交大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实施实验系列卓越计划等举措,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实验室安全技术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实验技术水平,凸显实验技术队伍在设备运维、科研教学支撑及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罗音老师以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为例,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共享平台建设及效益评价机制,对比分析集约化管理前后的变化,直观展现共享平台整合资源、提高利用率的成效。其经验表明,科学的管理机制能显著避免设备闲置浪费,降低科研成本与资源消耗。两位老师的分享共同揭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具备多重价值:既能支撑科研成果产出,提高科研与管理效率;也能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提升人才技能与素质;还能推动学术合作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也让我认识到,科学仪器管理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制度设计与理念更新的系统工程。未来在科研与管理工作中,需秉持开放协作理念,重视跨学科资源共享,推动集约化发展,助力高校科研竞争力提升。
在交大教学发展中心李鲍老师讲授的《AI 赋能“交我学”》课程上,我收获颇丰。课程内容生动且极具实用性,李老师分享的5个智能体教学案例,让我直观领略到智能体在教学领域的强大应用价值,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题。其中,微生物学实验智能体的案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深受启发。目前我管理的实验室,半数课程聚焦于植物病原物的认知。我不禁设想,如果能创建一个专属的植物病原物识别智能体,必定能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倘若这个智能体还能推广至其他学院乃至高校,无疑将惠及更多师生,带来更大的教育价值。课程中,李老师不仅深入讲解理论,还亲自示范智能体的创建过程,对关键细节反复强调,让我掌握了扎实的操作方法。接下来,我计划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尝试创建智能体,期待能在实践中有所突破和收获。
上海商学院朱明老师的课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为理科出身的人,朱老师的课却能让我静下心来思考与领悟,虽难以用言语精准概括具体收获,但内心确实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朱老师提到“人性本‘自我’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赞赏”,这让我意识到,欣赏和赞美他人不仅能激发对方的积极性,还能挖掘其潜在能力。“批评不是本事,说服才是本事”这句话更是发人深省。联想到自己与学生的相处,过去大多采用命令式的沟通方式,如今想来确实有待改进。往后,面对学生表现不佳的情况,我应着重说明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引导他们自我反思、主动改正,这种方式远比生硬的命令更有效果。
朱老师关于“学会宽恕”的讲解,也如同一盏明灯,唤醒了在琐碎日常中迷失的自己。生活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分苛求家人,实则也是在苛责自己。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学会放过他人,何尝不是在放过自己,给自己留出逐梦的空间。
走进中共一大旧址,眼前是安静的石库门房子,屋里还原了当年开会的样子,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到了一大代表们秘密开会的时候。那时候十几位代表就在这儿,商量着中国革命的大事,给国家找出路。在纪念馆里,能看到一大代表们的雕塑,还有泛黄的《共产党宣言》。一件件展品,就像放电影一样,把五四运动、工农运动,还有红军长征的艰难日子都展现在眼前。特别是看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句入党誓词,我才真正明白“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有多重。从当年石库门里开的这次重要会议,到现在国家发展得这么好,这一百多年走过来真不容易。看着现在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玩耍,陆家嘴高楼一座接一座,就知道当年播下的革命火种,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参观中共一大旧址和中共一大纪念馆,再一次接受了爱国爱党的教育,深刻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一定要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训期间还参观上汽大众总装车间,尽管此前对工厂的高自动化程度有所了解,但当真正置身其中,亲眼看见眼前的场景时,内心还是被深深震撼,惊叹与感慨之情油然而生。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物料识别、运输,机器臂安装,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空中与地面运输通道交错纵横,密密麻麻的线路和按钮布满操作台。如此庞大的车间,工作人员却仅有十几二十人,这强烈的反差,让我真切感受到科技的强大力量。开班第一堂课赵华教授说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步”,此刻看着眼前的先进生产场景,这句话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在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毕竟,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它淘汰落后者时,从来不会提前打一声招呼。
这次培训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到了好多优秀的经验和智慧,感慨也颇多,不再一一赘述。总之这次的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新的工作思路,加强了安全意识和不断学习意识。如果能到走进交大的共享平台、科研或教学实验室看一看实际情况,将会更进一步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希望自己能在实验室建设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建设贡献微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