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培训感悟】(39)郭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年实验技术及实验室安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8  浏览次数:

6月16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组织、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实验技术及实验室安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为期五天紧凑而充实的培训,不仅让我与校内49位优秀同行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更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深刻的案例剖析、前沿的实地考察和热烈的交流研讨,在专业知识、管理理念、思想觉悟和实践视野上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与成长经历。

本次培训内容极其丰富且极具针对性。首先在思想根基上,我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工作远不止于技术探索,其核心在于服务国家战略与人民福祉。党建的引领作用,就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工作实践,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参观中共一大旧址和纪念馆带给我强烈震撼,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了初心使命。这让我深刻反思,在实验技术岗位上,同样需要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将个人工作融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大局中,为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筑牢思想根基。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彭华松老师介绍的智慧化管理案例拓展了我的认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精准的动态监测,系统能在异常时自动报警并启动应急程序,这极大提升了安全管理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课程传递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闭环”的全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特别是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机制,彻底转变了我过去偏重事后补救的思维。蓝闽波老师则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真实事故案例,以最直接的方式警示我“实验室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我系统学习了识别各类安全隐患的关键点和检查方法,深刻理解了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持续有效的人员安全培训是杜绝人为失误的基石。基于这些学习,我计划回到岗位后,积极推动本单位实验室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实践,着手构建更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流程,并严格要求自己及团队遵守规程,将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建立常态化安全检查机制,努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文化氛围。

关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技术队伍建设,陈峰老师和李霞老师分享的上海交通大学开放共享经验提供了清晰路径。其核心在于建立科学、透明、激励相容的运行机制,如精细化的分时段收费标准、统一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保障校内需求前提下有序对外开放等,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设备利用效率和学校影响力。同时,课程深刻指出,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大型设备高效运行和开放共享成功的关键支撑,这要求技术人员不仅技能精湛,更要服务意识强并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罗音老师介绍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则让我对公共实验平台从规划、资源整合到运营管理、服务支撑的全链条有了系统认识,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资源的高度集约化、使用高效化和服务专业化,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有力支撑。这启发我,未来要积极推动自己管理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探索适合的运行模式,同时更加注重自身技术能力的持续精进,提升复杂仪器操作、维护、排障能力,并不断强化主动服务科研一线的意识。

朱明老师的沟通激励与心态管理课程虽不直接涉及实验技术,但却是提升团队效能和个人韧性的关键软实力。我学习并理解了有效沟通的技巧、激励团队成员的方法以及应对压力的心态调节策略。在实验室环境中,无论是安全指令传达、技术服务协作还是应对高压工作,这些技能都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营造积极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激发团队创造力,共同保障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

实地参观环节设计精当,让人受益匪浅。中共一大旧址和纪念馆的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与牺牲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我为科教事业奋斗的初心。参观上汽大众则带来了强烈的跨界启发,其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极致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先进的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理念,生动展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管理出效益”的真谛。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实验室管理同样需要借鉴先进的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理念,不断提升科研支撑的效率和水平。

此次上海交大之行收获远超预期,它不仅系统性地填补了我在智慧化管理、系统性风险防控、设备共享机制、平台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盲区,更在思想层面深化了对党建引领、安全责任、技术支撑价值的认同。展望未来,我将把所学所悟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

1.推动安全管理升级。积极倡导并参与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评估引入,推动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流程,强化安全培训实效。

2.促进资源共享增效。深入研究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可行模式,提出优化建议;持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支撑共享高效运行。

3.优化个人与团队协作。应用所学沟通激励技巧,提升团队效率与凝聚力;运用心态管理方法,积极应对挑战,保持专业热情。

4.强化思想引领实践。内化党建学习成果,以更高站位和使命感投入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服务于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的根本任务。

此次培训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和更务实的作风,投身实验室工作,为学校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并在实践中不断追求自我超越与能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