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培训感悟】(12)张璐:心得体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01  浏览次数:

本次学习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实践。除了我们重点关注的大型仪器共享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外,还包括了党政知识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AI赋能技术的深入了解,以及一流企业生产基地的实地参观等多个方面。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确实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可以说这次学习之旅是完全值得的。

其中,李鲍老师的《AI赋能“交我学”》课程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我对AI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会使用一些如“豆包”之类的通用软件层面,但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交通大学推出的“交我学”平台,是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教学领域,有效解决了“豆包”这类通用软件在针对性方面的不足,使得AI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李老师的培训不仅仅停留在如何使用AI的层面,他还教授我们如何根据自身教学或工作的具体需求,去构建和定制适合的AI工具。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我直观地看到了智能体在教学应用中的显著优势,这不仅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也让我在实际操作中受益匪浅。两个半小时的课程内容充实,全是满满的干货,让人感觉非常充实。

此外,朱明老师的《沟通激励与心态管理》课程也让我受益匪浅。课程内容涵盖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无论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沟通,还是平级之间的协作交流,都提供了极具实用性的指导建议。这些沟通技巧不仅在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适用,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心态管理能力。

最后,陈峰老师关于《国内外实验室管理对我国实验室创新管理的启示》的课程,更是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沿海城市在大型仪器共享理念和管理上的独特之处。陈老师详细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管理模式,并深入剖析了测试行业从互补共生到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高校公共仪器平台如何加速探索更加开放的运行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他还探讨了如何精准定位,充分发挥人才密集、学科交叉、设备先进等方面的优势,聚焦于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开发新型检测方法、支撑前沿科学研究等重要议题。这些内容不仅为我们大型仪器管理层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思路,也为一线仪器管理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极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上海交通大学为期5天的“实验室安全和大型设备共享”专题研修培训结束了,收获颇丰。从课程设置上就可以看出实验室保障处对这次培训的重视与用心。也特别感谢实验室保障处每年为我们实验技术人员提供这样一个可以走出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