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培训感悟】(25)姜硕:专题培训学习体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03  浏览次数:

本次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的实验室安全与大型设备共享专题培训(2025年6月15日—20日)本次培训围绕保障实验室安全、开放共享大型设备两大核心目标,作为一线实验技术人员,我们深入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初步构建了相关知识框架。对我今后的实验技术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现将核心收获与思考总结如下:

一、安全防线:从隐患清单到长效治理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的常见问题》 以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实验室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却还在国内外持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究其原因还是管理的缺失,管理到位就能减少事故。

安全以预防为主,包括安全制度、智能准入、安全宣传、应急预案、排除隐患、及时处置废弃物、实验安全和操作的培训;并将考核成绩关联准入门禁,未通过安全考核不得入内。

1《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运行分享》 系统展示如何通过物联网、大数据重构实验室管理流程。其核心价值在于:

智慧化在实验室当前发展和应用,赋能高等教育发展——AI助教上线上交实验室管理系统,节约大量人力;AI+HI驱动实验室管理创新实践,促进管理模式革新,重构管理体系,智慧化管理实验室,如搭建了危险源数据采集与监控侦测系统。

2《AI赋能交我学》 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实验技术领域的应用技巧,更指出了当前AI的天生缺陷,数据产出中存在不真实信息,以及使用AI要注意数据安全问题:

传统智能辅助,仅仅是搜寻和关键字匹配的资料并将原文反馈;而当下AI的进步在于,可以经由训练,拆解内容并重组已知元素来输出内容;通过上交的“交我学”智慧平台,实操学习了AI制作教程,推动了设备共享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3《沟通激励与心态管理》 强调技术队伍稳定性与实验室安全的关联性:

上海商学院的朱明教师,讲解了沟通激励与心态管理课程,以风趣的语言,分享亲身经历,剖析人性,因真挚的表达、极强的感染力激发现场共鸣,更令我们深刻认识到沟通在队伍管理中的重要性。

4《深学笃行,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援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清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方位:

上交大的经验是因人才而成,因改革而兴,因图强而生,无论如何不能犯丧失机遇的错误;对于我们则是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做好高校党建,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二、开放共享:大型仪器高效利用的破局之道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及技术队伍建设》 提供了可复用的资源共享机制:

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在各个实验室和课题组,难以充分利用和共享提供解决思路。建设三级共享体系:校级平台(分析测试中心、超算中心)+ 院级(学科特点的院级共享平台)+ 课题组专用设备,分类制定开放策略。提升多学科聚集共享能力,提高院级平台共享管理水平,发挥校院两级平台管理机制,提升集约化管理效益。

共享平台努力做到自给:按“直接成本(耗材/水电)+ 人工成本 + 设备折旧”核算收费标准,兼顾成本补偿与非营利性。上交大所有开放共享平台,可7*24小时对外开放,在学生通过实验室安全技能考核的前提下发放准入许可,动用AI助教,小程序和APP投放设备操作视频教学,并做到大型设备预收费,分时间阶段阶梯收费,严查私自串联公司占用共享平台资源,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队伍建设——人员激励,上交大特意为实验技术人员打通晋升通道,每年最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可参选获得编制职称。极大激发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人员流失。

此次培训不仅是知识更新,更是一次管理思维的革新。上交大在实验室治理中展现出的系统化设计(智能化平台)、专业化分工(技术队伍)、人性化关怀(沟通激励) 三位一体模式,为破解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难题提供了完整路径。未来工作中,我将端正思想,保持学习,注重安全,并为建设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