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至20日,我作为班长与来自全校25个单位负责实验安全管理的50多位老师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参加由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组织举办的实验室安全与大型设备共享专题研修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实地考察与专题研讨,在实验室风险防控与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获得重要启示,此次培训不仅系统提升了我的安全管理专业素养,更让我对实验室安全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培训收获
1. 实验室安全知识体系更加完善。通过专家授课和案例分析,系统学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等专业知识,填补了知识盲区,构建了完整的安全管理知识框架。
2.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得到更新。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督查专家蓝闽波深入剖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典型问题》,通过真实案例警示潜在风险,强化了全流程管控意识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从“单一管理”转向“综合治理”。
3. 大型设备共享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享平台副主任罗音、上海交通大学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主任李霞揭秘了仪器集约化管理的实战经验,从平台架构、技术队伍建设到激励机制设计,详细解读了破解大仪共享难题的方法与思路。
二、几点体会
1.通过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了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了“安全为科研护航”的责任使命,让我深刻体会到“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担当,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
2.团队协作至关重要。通过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认识到安全管理需要学校与学院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学院、实验室、实验人员三级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
三、工作展望
1.积极面对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主动转变管理理念,从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废弃物管理、统一规划等方面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内涵建设,努力创造安全、健康、宽松的实验教学环境。
2.进一步完善学院实验室分级分类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深刻认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发展规律,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有效引导师生遵守安全规则并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及时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发展需要完善制度的规范化和可操作性建设,使得实验室安全的各类相关人员都能“执行可循章、循章可执行”,从而营造出安全且人性化的实验环境。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以更专业的素养、更务实的作风、更创新的方法,推动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