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培训感悟】(36)梁艳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年实验室健全和大型设备共享专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8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16日—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年实验室安全与大型设备共享专题研修培训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参加此次专题研修培训,犹如经历了一场知识的盛宴,让我收获颇丰。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重要领域,为我在实验室工作及设备管理方面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党建引领,明确方向

在《深学笃行,建设教育强国 ——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中,我深刻领会到党建工作在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高校实验室作为教育与科研的重要阵地,同样需要以党的建设为核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更能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科研工作中,确保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上海交大的:“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引起了我对我的工作定位的深入思考。通过党建引领,我们能够凝聚团队力量,激发科研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二、有效沟通,积极心态

《沟通激励与心态管理》课程使我认识到在实验室团队协作中,激励与心态的重要性。实验室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良好的沟通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误解与冲突,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善于欣赏和赞扬别人,不要轻易批评和争辩,要站在对方的利益上考虑问题,学会自控情绪等,我明白了如何在团队中良性发展,如何管理好团队。拥有积极心态能够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勇于面对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心态管理,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情绪调节方法等,有助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保持持久的动力与热情。

三、AI 赋能教育,创新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运行分享》和《AI赋能 “交我学”》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AI与HI是未来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发展方向。为开展实验室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强学习,及早掌握AI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创新成果。

四、设备共享,资源优化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及技术队伍建设》和《加强学院大型仪器集约化管理,全面实现仪器共享 ——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与探索》《国外高校实验室管理对我国平台实验室创新管理的启示》这三个主题聚焦于大型设备共享,让我对设备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通过开放共享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包括设备预约系统、使用收费标准、维护保养制度等,实现了仪器设备在全校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同时,注重技术队伍建设,为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这启示我们学校应加强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加强管理,促进设备的高效利用。同时,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六、安全至上,警钟长鸣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的常见问题》让我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高校实验室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当、电气设备老化、实验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一旦引发安全事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学习常见安全问题,我们应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隐患,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此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在党建、实验室管理、设备共享以及安全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学校实验室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参加更多类似的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